运动干预功能障碍人群血流限制训练的文献热点(4)

来源: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血流限制训练可显著增加肌力和肌肉横截面积,四肢和躯干的肌群均得到有益适应[27-28]。MAY 等[29]研究指出下肢血流限制训练可增加经训练上肢力量和肌肉

血流限制训练可显著增加肌力和肌肉横截面积,四肢和躯干的肌群均得到有益适应[27-28]。MAY 等[29]研究指出下肢血流限制训练可增加经训练上肢力量和肌肉横截面积,而未经训练上肢力量增加,但肌肉横截面积无变化,推测血流限制训练可产生神经肌肉适应,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可能与力量训练迁徙现象有关。一项系统性综述指出血流限制训练对骨骼代谢、形成和吸收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增加骨形成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表达,减少骨吸收标志物(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表达[30]。在14 周血流限制训练后跟腱弹性(刚度)和横截面积均产生适应性变化[31]。血流限制训练可对机体运动系统不同器官组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特殊人群预防肌肉萎缩和/或促进肌肉肥大、提高肌耐力;或在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运动伤病恢复等研究中,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32-33]。

3.2 血流限制训练影响心血管循环功能 血流限制训练加压刺激减少静脉血回流,运动中机体血液循环、血流动力学均发生一定变化。SHIMIZU 等[34]研究在老年人群中,20%1RM 负荷血流限制训练后反应性充血指数和足部经皮氧分压均显著增加,训练后外周循环增加,血管舒张功能提高。另有研究指出冠心病患者8 周(30%-40% 1RM)单膝伸展血流限制训练后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血管收缩压降低6.77 mmHg[35]。而血流限制训练产生积极外周血管适应,主要与运动诱导血管生成的相关信号通路有关,血流限制训练后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2)、缺氧诱导因子1α 以及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 表达增加[36]。

一氧化氮合酶的激活促进一氧化氮产生,而一氧化氮作为内皮重要的血管舒张因子,用以维持血管完整性[37]。另有研究指出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后可能减少运动诱发内皮祖细胞动员,可改善内皮细胞功能[38]。血流限制训练促进外周循环、改善内皮功能,为心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可能途径[12]。

目前血流限制训练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研究似乎是正向的,但已有研究报道存在样本量小、研究周期短,存在研究发表偏倚等问题,其结论有待进一步求证。RENZI 等[39]研究指出短期或长期血流限制训练会造成心脏负荷增加,局部血流减少,血管舒张功能下降。PINTO 等[40]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在血流限制训练中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等指标变化均明显增加。在血流限制训练相关并发症报道中,心血管反应、内皮损伤、血栓形成仍是主要的潜在危险因素[41]。

基于理论而言,加压形成的机械应力可能导致血管壁张力变化、静脉顺应性降低,血流量和切应力增加对内皮产生有害刺激[42],可诱导内皮氧化应激反应,激活细胞促凋亡机制[43]。同时代谢应激刺激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剧烈心血管反应,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44]。血流限制训练似乎并不影响凝血功能,但一项系统性综述指出目前对于血流限制训练影响凝血功能研究[45],仅有4 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相对局限,还未有明确研究结论。综上,血流限制训练对心血管影响及其机制存在诸多争议,缺少系统性综述分析,在相关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讨论。

3.3 结论 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法,广泛应用在骨骼肌肉、心血管、代谢及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或康复干预中,目前研究主题以对肌肉骨骼系统、循环系统的影响及其适应的生理机制研究为主,其发展趋势随着交叉学科的出现,逐渐从对局部组织器官的影响向对身体机能影响发展,从普通人群训练应用向特殊人群干预治疗发展。目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研究可围绕血流限制训练长期运动效益、运动生理适应机制、不同人群应用效果、训练方法安全性等内容发展。

作者贡献:文章设计、图表整理由第一作者完成。资料收集及成文第一与其他作者共同完成。通讯作者完成评阅审校。

利益冲突:文章的全部作者声明,课题研究和文章撰写过程不存在利益冲突。

写作指南:该研究遵守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学术研究实验与报告和医学期刊编辑与发表的推荐规范》。

文章查重:文章出版前已经过专业反剽窃文献检测系统进行3 次查重。

文章外审:文章经小同行外审专家双盲外审,同行评议认为文章符合期刊发稿宗旨。

文章版权:文章出版前杂志已与全体作者授权人签署了版权相关协议。

文章来源:《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网址: http://www.gnclyqjxb.cn/qikandaodu/2021/0128/328.html



上一篇:脊髓损伤再生修复中的问题与挑战
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于一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投稿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编辑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版面费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论文发表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