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新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助推高等教育内涵(2)

来源: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课程体系 2019年教育部等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新工科建设,就

2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课程体系

2019年教育部等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新工科建设,就要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尽管功能材料专业暂时尚未被列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但是要实现一流工科专业建设,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新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借鉴材料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毕业要求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而提出,然后分解成相应的指标点,指标点的完成通过课程体系构建来支撑,开展课程质量评价,并通过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来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最终评价、反馈和改进培养目标。

课程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完成毕业要求的根本体现,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他不仅承载着教学过程的实施,也是教师展现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平台。是沟通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以及教师发展的桥梁,同时还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单元。专业建设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没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就难以有高质量的专业建设,更不用说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课程设置要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需要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并对课程体系各模块学分占比进行了规定。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44.5%,学科基础课占18.6%,专业课占11.6%,工程实践环节课程占21.8%。此外,还有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第二课堂占3.5%。各体系模块的占比均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培养模式以学校为主线,2020年开始实行专业大类培养,构建“1+2+1”课程体系,既大一新生不分专业,统一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人文和思想道德修养,并让学生熟悉专业类别,为下一年的专业分流做准备。这样给学生提供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特长;大二和大三两年主要进行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最后一年进行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五个模块: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集中性时间教学和第二课堂,体现出多维度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以电子材料器件和薄膜功能材料特色教育的同时,开设力、热、光、电、磁等内容,具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材料物理性能、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微电子器件结构与设计、功能材料学,功能材料制备与成型、薄膜物理技术等。理论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秉承博雅教育精神,教育学生要心存致远,紧跟时代发展,了解当下国家发展瓶颈,从自我做起,做个有担当有理想的青年。

3 优化评价体系,做好持续改进

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决定着要一个专业的未来,对于新专业的质量评价要摆脱以往传统专业过多关注就业率和升学率的单一评价机制、注重学生长期发展,评价方式要体现多元化和特色化的培养模式。认识到工科院校与其他院校的使命与职责不同,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结合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合,科学合理地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用实质性的评价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

健全和全面的评价体系能有效促进专业的进步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质量循环管理模式有效适用于各专业的改进中。该模式分为Plan(规划设计)、Do(实施完成)、Check(检查核对)、Action(运行处理),取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简称为PDCA质量环或PDCA模式。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培养方案的改进,课程的重构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人才培养、课程建设都有一定的周期性,新专业培养方案执行工程中,需要不断跟进新科技发展,统筹人才培养周期、更新相配套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要考虑课程建设是否体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是否满足毕业生就职岗位群需求;学生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是否到位。章晓波等人提出的多维度和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针对课程目标执行情况,毕业目标达成情况和毕业时以及毕业后5年的培养目标的完成情况,分别提出定量定性结合、过程和总结结合以及短期长期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此外,最终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情况还需要结合用人单位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学生家长评价、校友评价等来更全面和客观地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与人才培养质量。认真分析评价结果,仔细研习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做好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好专业建设,朝着国家一流目标前进。

文章来源:《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网址: http://www.gnclyqjxb.cn/qikandaodu/2021/0205/332.html



上一篇:PET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下一篇:功能材料创新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投稿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编辑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版面费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论文发表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