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新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助推高等教育内涵(3)

来源: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 总结 功能材料专业作为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型专业,其专业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同样也需要有完整的培养体系和有效的评价体制,来不断促进周期性改进

4 总结

功能材料专业作为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型专业,其专业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同样也需要有完整的培养体系和有效的评价体制,来不断促进周期性改进。在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秉承OBE成果导向理念,紧跟时代发展,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做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朝着一流专业目标迈进,有效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1] 马廷奇.双万计划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理论探讨,2019(09).

[2] 魏剑,金丹,孙可为等.功能材料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新西部,2014(33):120.

[3]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4] 刘衍聪,李军.基于OBE理念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72-76.

[5] 胡敏强.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9(06):7-11.

[6] 章晓波,王再友.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功能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高教论坛,2019(12):51-53.

[7]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0 前言2010年教育部根据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需要,设立了功能材料专业这一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本科专业。功能材料作为新兴战略本科专业,肩负着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和立德树人新要求的责任。为了促进国家发展和顺应社会进步,全国高校也相继开设各具特色的功能材料专业。如何建设好一个新专业那?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分别提出促进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9年,教育部又提出了“双万计划”,这说明国家在政策上已经倡导了高质量教育和一流专业建设的理念。那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新兴专业具有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是是体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主体,而人才培养只有落实到专业和课程建设层面才能真正实现。因此,高质量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功能材料根据其性能主要可分为光学材料、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声学材料、力学材料等。目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40多个,包括双一流高校和地方普通高校。开设院校主要依托本校传统行业优势背景和功能材料科学研究基础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如天津大学功能材料专业主要面向新能源材料和产业领域;西南科技大学功能材料专业的建设以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为导向,主导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昆明理工大学功能材料专业以稀贵及有色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和光电子新材料研究平台为依托,面向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相关材料研究;中国计量大学功能材料专业主要围绕磁性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开展;大连理工大学功能材料专业以该专业科学研究基础为方向开展面向多方向和多元化的教学研究工作。早期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创新发展等方面都在摸索前行,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后续院校该专业教育教学开展提供了经验和建议。新专业的建设既要考虑院校特色同时兼顾地方经济发展。当前,江苏省内大多数(约60%)的材料研发企业集中在生态环境材料和光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地,相关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江苏科技大学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电子封装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海洋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详细调研、专业论证,成功申报功能材料专业。新专业的成立保留了原电子封装专业特色,此外还将开展力、热、光、电、磁等相关材料和器件的教学研究。1 基于OBE理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功能材料作为推动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国防建设的重要新材料,对推动国家新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功能材料是新工科背景下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产生的急需专业。功能材料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功能材料专业各类人才。新工科建设和双万计划实施方案都对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也不一样。如何制定和好适合自己院校特色和学生培养需要的培养目标对于该专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之一:转变发展理念。用于指导工程教育改革的OBE教育理念,对工程教育新工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OBE教育既成果导向教育,是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这里所说的成果是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结果,是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该理念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被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新专业建设专业首要目标就是要确定培养什么人,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科院校在新专业建设方面,要奔着高目标、高质量和高要求,要更新观念理念,调整培育结构、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质量,培养具有心存高远的大学精神。要明确让学生取得什么成果,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些成果,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和知道学生已经取得这些成果。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不仅要依据学校已有学科优势和科研基础来确定培养什么人,还要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江苏科技大学地处长三角经济带,是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快速发展区域,所以该校功能材料专业就是在充分把握地方行业人才需求方向而提出的,秉承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产出为导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供需对接。因此,功能材料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初步定位于培养在功能材料特别是在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和功能薄膜材料等领域从事微电子、光伏、电磁、表面功能等功能材料及器件方面的产品研究、技术开发、检测、工艺、设备、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实施培养目标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导向为理念,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专业创新能力、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具备紧跟行业发展、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的能力。2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课程体系2019年教育部等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新工科建设,就要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尽管功能材料专业暂时尚未被列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但是要实现一流工科专业建设,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新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借鉴材料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毕业要求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而提出,然后分解成相应的指标点,指标点的完成通过课程体系构建来支撑,开展课程质量评价,并通过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来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最终评价、反馈和改进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完成毕业要求的根本体现,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他不仅承载着教学过程的实施,也是教师展现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平台。是沟通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以及教师发展的桥梁,同时还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单元。专业建设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没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就难以有高质量的专业建设,更不用说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课程设置要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需要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并对课程体系各模块学分占比进行了规定。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44.5%,学科基础课占18.6%,专业课占11.6%,工程实践环节课程占21.8%。此外,还有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第二课堂占3.5%。各体系模块的占比均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培养模式以学校为主线,2020年开始实行专业大类培养,构建“1+2+1”课程体系,既大一新生不分专业,统一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人文和思想道德修养,并让学生熟悉专业类别,为下一年的专业分流做准备。这样给学生提供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特长;大二和大三两年主要进行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最后一年进行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五个模块: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集中性时间教学和第二课堂,体现出多维度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以电子材料器件和薄膜功能材料特色教育的同时,开设力、热、光、电、磁等内容,具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材料物理性能、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微电子器件结构与设计、功能材料学,功能材料制备与成型、薄膜物理技术等。理论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秉承博雅教育精神,教育学生要心存致远,紧跟时代发展,了解当下国家发展瓶颈,从自我做起,做个有担当有理想的青年。3 优化评价体系,做好持续改进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决定着要一个专业的未来,对于新专业的质量评价要摆脱以往传统专业过多关注就业率和升学率的单一评价机制、注重学生长期发展,评价方式要体现多元化和特色化的培养模式。认识到工科院校与其他院校的使命与职责不同,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结合工程教育认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合,科学合理地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用实质性的评价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健全和全面的评价体系能有效促进专业的进步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质量循环管理模式有效适用于各专业的改进中。该模式分为Plan(规划设计)、Do(实施完成)、Check(检查核对)、Action(运行处理),取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简称为PDCA质量环或PDCA模式。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培养方案的改进,课程的重构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人才培养、课程建设都有一定的周期性,新专业培养方案执行工程中,需要不断跟进新科技发展,统筹人才培养周期、更新相配套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要考虑课程建设是否体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是否满足毕业生就职岗位群需求;学生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培养是否到位。章晓波等人提出的多维度和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针对课程目标执行情况,毕业目标达成情况和毕业时以及毕业后5年的培养目标的完成情况,分别提出定量定性结合、过程和总结结合以及短期长期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此外,最终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情况还需要结合用人单位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学生家长评价、校友评价等来更全面和客观地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与人才培养质量。认真分析评价结果,仔细研习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做好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好专业建设,朝着国家一流目标前进。4 总结功能材料专业作为新工科背景下的新型专业,其专业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同样也需要有完整的培养体系和有效的评价体制,来不断促进周期性改进。在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秉承OBE成果导向理念,紧跟时代发展,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做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朝着一流专业目标迈进,有效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参考文献[1] 马廷奇.双万计划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理论探讨,2019(09).[2] 魏剑,金丹,孙可为等.功能材料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新西部,2014(33):120.[3]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4] 刘衍聪,李军.基于OBE理念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72-76.[5] 胡敏强.产教融合新工科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9(06):7-11.[6] 章晓波,王再友.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功能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高教论坛,2019(12):51-53.[7]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文章来源:《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网址: http://www.gnclyqjxb.cn/qikandaodu/2021/0205/332.html



上一篇:PET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下一篇:功能材料创新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投稿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编辑部|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版面费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论文发表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